香港体育馆的天花维修工程

此天花棚利用红馆天花的槽铁,绑上钢线吊起棚的底竹。第一条搭建的竹杆称「起一」,置于红馆最近天花的位置。棚架底部是粗身的木竹,再在木竹上铺上幼身竹。工程铺设双层棚,照片中是下层的棚架。天花至风槽的距离约8-9米,双层棚架为应付不同的工序需要。下层棚架用作维修照明及音响系统的工程;上层则用以维修冷气风槽的工程。整个棚架分4幅建成,各从四个角落向中间搭建。

空地上搭棚架

这棚架建在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将军澳电视城一块空地上。由于搭建棚架时四周没有依靠,棚架基座要非常稳固。棚架有多高,基座便要有多阔,正正方方的棚架才不会翻倒。

保留海港景观的维修棚

文化中心映月楼因玻璃窗漏水,需要进行补充玻璃胶的工程。为了保留海港景观,所以玻璃窗位置的竹棚没有铺上保护网。
 

在狭窄走廊上搭建双棚

上水龙琛路体育馆内一个双棚。

巴士站的维修棚

这个竹棚的著力点在中间位置,搭棚师傅从中间点向两边扩建。工作台建在离地2-3米高的位置。由一条向上的竹杆(行内术语称为「斜吔」(音译))和一条向下的竹杆(行内术语称为「凼」(音译))支撑整个棚架。

建混合棚维修天桥

这个混合棚位于将军澳贸业路天桥,天桥旁边有工作台、天桥底是天花棚。两支竹杆分别以45°向上斜及向下斜,支撑整个棚架。
 

多层工作台

这个含多层工作台的竹棚位于尖沙咀科学馆,用作维修天台工程。竹棚上建有三层工作台,每层相隔两米。工作台建在需要进行工程的位置。

方便工人建造排气管道的吊棚

北角苏浙公学为实验室兴建疏气管道,在外墙上搭建吊棚,方便进行工程。

为方便更换玻璃窗所搭建的吊棚

湾仔伊利沙伯体育馆的吊棚维修工程。建吊棚的工序是先在外墙每两米钻洞,并建一个三角形的支撑底架,然后在支撑架面层铺上竹杆,造成工作台,再以纵横交叠的竹杆搭建棚架。
 

「之」字形的吊棚

竹棚的优点是灵活、富弹性,师傅可依墙身的曲线,搭建不同形状的吊棚,亦可分几层由下向上搭建。香港仔大洋工业大厦外墙多处分别进行维修工程。这个转弯的吊棚用于湾仔伊利沙伯大厦的维修工程。

建在天花板的吊棚

这个吊棚建于沙田太古汽水厂停车场内,是用于在停车场天花板安装消防喉的工程。以吊棚进行天花工程可让车辆保持流通,厂方毋须关闭停车场,工程则在晚间进行。

小型天花棚

这小型天花棚位于沙田秦石村停车场,师傅是由地下底层向上搭建这竹棚。
 

由连串单棚组成的天花棚

这个竹棚是为坪石村游乐场看台的维修工程而建,此天花棚由多个单棚支撑,每个单棚之间相距3米。

铺上帆布的工作台

照片在天花板的水平拍摄,棚架是为将军澳体育馆室内运动场的维修工程而建,工程目的是将灯泡换成悭电胆,棚架上铺上帆布是为保护电灯泡。

地盘顶层建天花棚

为葵涌火葬场加建工程,大厦上盖建了一个天花棚。
 

保护行人的通道棚

通道棚建于元朗警察已婚员工宿舍,目的为保护行人安全,以防工程进行时有碎石或杂物下堕,故此通道棚上盖有纱网及帆布。通道棚由单棚及天花棚组成,天花棚稍为倾斜,避免雨水积聚。

因进行吊船工程搭建通道棚

这通道棚建于沙田第一城,以防有碎石或杂物下堕伤及行人。

为第三者安全而建的竹棚

这通道棚建于寿臣山傲林轩停车场入口,因楼上正进行扫漆工程。近年社会较关注路人的安全,工程进行时政府及建筑商均要求地盘设置通道棚。
 

两个斜棚

斜棚常见于维修工程,斜棚是直身棚架以外,另多加一重保护,预防工程中的碎石或杂物下坠,伤及途人。半腰斜棚称「斜挡」或「安全棚」。法例规定,维修中的大厦每18米高要有斜挡,斜挡与墙身必须相距2-2.5米。两个斜棚分别位于心光盲人院暨学校及旺角警署。

以竹棚充当龙舟健儿的临时码头

香港龙舟协会每年在沙田城门河举行龙舟比赛,陈潇帆师傅受委托在河边以竹棚搭建临时码头,以便参赛健儿上落龙舟。师傅先建好棚架,再在上面铺上夹板,方便人们上落。此棚架使用两日后便拆卸。

太空馆的半圆形棚架

太空馆的半圆形棚架既有特色、又具代表性。半圆的棚架结合山坡棚、双棚及工作台的元素。棚架依靠竹与竹之间互相拉扯固定,以螺旋式搭建及拆卸,师傅毋须在建筑物表面钻洞。工序虽然繁复,但不困难。工程目的是维修太空馆何鸿燊天象厅的外墙,解决渗水问题。
 

高速公路指示牌上的棚架

竹棚建在青山公路往大屿山方向的高速公路上,当局需要封闭一条行车线进行工程。在高速公路搭棚的风险是要注意无定向的大风,师傅要小心处理竹杆,如双手拿竹、扎稳竹杆才松手、竹杆由习惯性竖立摆放,改为平放在地上。

大埔三宫庙重光典礼的花架棚

三宫庙位于大埔船湾岐山。花架棚由单棚构成。由于挂花架棚的位置通常处于烂地,需稳固棚架脚的「斜吔」,工人在地上插水喉通或麻花铁作支点。

天花棚建于防水天台上

此天花棚在顺利商场的天台搭成。为免竹杆刮损天台表面的防水物料,师傅先将两支竹平放在天台表面,直竹则承在两支平放的竹杆之上。
 

以竹棚充当临时桥

这临时桥建于大榄惩教所,为方便工人来往河道两岸施工。搭建工序是工人站在船上,在水上插上几支杉木制造的桥柱,先插好第一条桥柱,工人手拉手的插下一条柱,桥柱直线排列,形成桥的竹架。搭建需时两天,10日后工程完成便拆卸。这个临时桥显示竹棚的优点:快捷、临时、方便。

客串性质搭建戏棚

这是为大埔船湾三宫庙重光典礼兴建的戏棚。戏棚用「虎门唱」、「狼牙唱」撑起,即戏棚正面入口上方的斜竹。这斜竹的用料是母竹或杉木,两面各一支,撑起门面。戏棚侧面与屋顶用锌铁皮覆盖,台板用竹搭成,并铺上地毯。这戏棚是陈潇帆师傅以客串性质搭建,他认为戏棚的做工应较精致和美观,而他自认不是这方面的专家。

雨水棚

一般棚架是通天的,雨水棚是在棚架顶部加建一幅平放的竹棚,并铺上帆布。雨水棚在必要时搭建。照片中的大埔综合大楼正进行自动行人电梯装置工程,需要烧焊工序,正值雨季施工,所以需增设雨水棚,确保烧焊工人免被淋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