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動山移

地動山移

馬禮遜

基督教新教首位來華傳教士

其紀念學校摩理臣學校一個半世紀前屹立於黃泥涌一山崗上,此山從此命名為摩理臣山。

摩理臣山的範圍包括今日的摩理臣山道、活道、灣仔道和皇后大道東四條街道包圍的位置,原為一座長滿天然灌木林的臨海山崗,原居民稱為飛蛾嶺,與司徒拔道位處的山崗相連,兩座山崗於今日鄧肇堅醫院附近形成一個小山谷,英國人後來於該處開闢皇后大道,隔開了兩山。

摩理臣是何方神聖?他便是被基督教會稱為「來華傳教第一人」的英國傳教士馬禮遜。馬禮遜於1807年以東印度公司僱員身份到廣州居住,學習中文和展開傳教和翻譯《聖經》、《大清律例》和《華英字典》等工作,1834年於澳門逝世。馬禮遜有一位同樣當上傳教士的兒子小馬禮遜,中文名起名為馬儒翰。馬儒翰於中國出生,自小學習中文成為中國通,鴉片戰爭期間擔任英方的翻譯員及義律和砵甸乍等人的助手。開埠後,馬儒翰到香港從事教會工作,又擔任殖民地政府要職,成為首任輔政司(即後來的布政司、相等於今日的特區政務司司長),但於1843年因傳染病爆發病死。

1842年,早年以馬禮遜命名的教育團體從澳門遷到香港辦學,獲得飛蛾嶺山頂地皮開辦基督教英文學校、教會和醫院,命名為摩理臣學校,自此山崗便起名為摩理臣山。最初,學校的辦學理念是要在香港培訓精通英語的華人少年日後當傳教士,但後來畢業生都紛紛投身政府、鴉片煙商和洋行買辦,眼見傳教大計不通,加上財政困難,1849年學校結束。

昔日快活谷馬場的華人看台便是位於靠近摩理臣山山腳方向的位置,所以在1918年馬棚大火慘劇當日留存下來的照片中,都可以在看台和煙團後方看到當時碩大的摩理臣山。

政府早於1920年代便打摩理臣山主意,計劃一舉移平,將山泥供灣仔填海之用。政府首先將靠近灣仔海旁的山咀削掉闢出灣仔道,後來大規模開山時才發現那兒的山泥比想像中少得多,想不到全山原來以堅硬的岩石為主,以當年技術難以開採,結果剩下近皇后大道東的半座大山原封不動。

開山時,在摩理臣山建有一條輕便鐵路運載山泥往填海區,工程完成後該路段便開闢成活道。由於當時活道一帶的山石較易開採,所以最早開發成社區。當時政府規定摩理臣山只供興建運動場、公園、宗教場所和學校之用,最先落成的就是1936年由香港建造商會開辦的摩理臣山工業學院。

到1950年代,摩理臣山近皇后大道東部份仍然是山石崎嶇、滿佈雜草的石礦場地段,要到1960年代才被完全削平,之後愛群道、鄧肇堅醫院、摩理臣山游泳池、伊利沙伯體育館、摩理臣山遊樂場等設施就陸續出現。

地動山移 - 圖片區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