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填海

中區填海

顛地

英商寶順洋行東主

中環3、4號海旁地段業主,1859年成功推翻港府的中區填海計劃。

中環及上環原為太平山山腳下一段非常狹長的平坦山坡,靠海地段是一片淺灘,小船可以泊岸,1841年英軍首次正式踏足香港便是在上環水坑口登岸。接收香港後,英軍就選定金鐘海旁及對上山坡為軍營據點,而中環對上的山坡則被殖民地政府選作政府部門的大本營,稱為「政府山」。

從1840年代初開始,政府將海旁地段拍賣予商行作商業用途,由於香港被開作自由貿易港,所以各大洋行爭相投下中環海旁以辟作碼頭、貨倉和辦公大樓,以方便貨物運輸。當時中環為洋商天下,而上環則為華商集中地。為抵御海浪和台風,及方便船只靠岸,海旁地段的業主都紛紛平整土地和修築海旁,甚至乘機進行小型填海工程以增加用地。

當時,政府在原天然海岸線的位置,東起由西環一直西至灣仔,開辟了以維多利亞女皇命名的皇後大道。其時在海旁的建築物正門都南向皇後大道,而向北的海旁一方就是後門。

1851年12月28日晚,上環下市場(即今日的蘇杭街)發生大火,火勢波及今日蘇杭街、威靈頓街、皇後大道中、摩利臣街以至上環海旁一帶。為防中環遭殃,軍方出動炸毀部份房屋作緩衝,事件共燒毀450間房子,200多名華人失蹤、兩名英軍殉職。

災後港府順勢利用災場瓦礫及采自山邊的石材填海,由蘇杭街、威靈頓街及皇後大道中交界起,一直填至蘇杭街與摩利臣街交彙處。新海旁被辟成一條闊50呎的新馬路,中文起名為文鹹東街,英文則為Bonham Strand(意即「文鹹海旁」),「文鹹海旁」成為香港史上首個官方填海工程。

文鹹海旁進行同期,近中環的皇後大道以北海旁地段亦順勢加以平整,將海旁拓展至今日德輔道中的位置,當時稱為寶靈海旁。

港督寶靈於1856年推出「寶靈填海計劃」,倡議由政府山對下的中環海旁至東角(即銅鑼灣)之間填建闊50呎、長約4哩的海旁大道。由於1841年首次賣地時條款不清,許多擁有中環海旁地段的業主已經合法占有海旁業權,眼見中環填海會變相取締自己擁有海旁泊船的權利,以顛地為首的洋行東主便通過各種渠道反對,加上政府財困,結果大計被迫放棄。1866年港府再提出新中區東部填海大計,這次卻影響到軍部建築,軍方認為會影響保安,結果再一次告吹。

朝東不成,1868年港府決定唯有避開各大洋行,先朝西部發展,由文鹹東街向西環填海,填出的新海旁起名文鹹西街,原海旁業主需負責該地段的填海費用,完工後可取得新地段的使用權。整個1870年代,西環填海區一直伸延至卑路乍街,新海旁起名海旁大道,後改稱德輔道西。

由於中環海旁地主和金鐘軍部反對,中區填海工程結果停滯了三十多年,才由中環大業主之一的遮打重新提出。1887年,由於香港人口急升及港島西海旁海床受淤泥充斥變淺,遮打於是提議由西環煤氣公司海旁向東填至中環美利碼頭,全長10,200呎、闊250呎,共達58.7英畝,是當時香港史上最浩大的填海工程。

這次填海大部份經費由海旁業主承擔,並不涉及金鐘軍部地帶。填海後新海旁大道建成公共交通及貨物裝卸大道,就是今日的干諾道。

工程由1889年開始,1903年完成。整個新填地的範圍包括了今日介乎西環卑路乍街至金鐘道、與德輔道中至干諾道中之間的土地,新填地上陸續興建出皇后行、太子行、郵政總局、香港會、最高法院、皇后像廣場、卜公碼頭等等經典的中區殖民地式建築。

踏入1960年代,由於香港經濟開始起飛,對金融商業區的辦公室需求大增,所以政府再次開展大型中區填海工程,這次由上環港澳碼頭至金鐘皇家船塢全線將海旁向北推,創造出干諾道中以北的土地,成為新時代摩天大廈群的基地,從1960至1980年代間發展出香港大會堂、天星碼頭、愛丁堡廣場、統一碼頭、新郵政總局、康樂大廈、添馬艦海軍基地、新港澳碼頭、信德中心、交易廣場等等著名建築。

到1990年代初,為興建以新機場為核心的「玫瑰園計劃」,政府需要在中區再次填海,以興建機場鐵路總站及渡輪碼頭,結果創造出國際金融中心、機鐵香港站及新中環港外線碼頭和新天星碼頭的一片新填地,1997至1998年間隨著新機場落成而完工。另一邊箱,當局又將原添馬艦海軍基地的碼頭填平,發展成新政府總部所在的土地。

至2011年,新中環至灣仔繞道項目的填海工程仍然在中區一帶繼續進行中。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