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尖沙咀

開發尖沙咀

林則徐

大清欽差大臣

1840年,林則徐於尖沙咀山及官涌山分別興懲鷹炮台及臨衝炮台以加強九龍防衛,次年遭英軍佔領並被拆毁。

早於明代,尖沙咀的海濱地區已有人聚居,內陸部份為山崗延綿的不毛之地,只有石山和雜草叢生。西北部近今日佐敦之處有一座叫官涌山的山崗,海水流經尖沙咀西部後水流受阻,令南端(即今日半島酒店一帶)形成一個沙灘。清代期間,尖沙頭、尖沙尾和官涌村等幾條村落已經出現。

道光年間,歐美商船紛紛於尖沙咀對開海面停泊,時有洋人登岸取水和觀光買賣。1839年5月,英國水手登岸後借醉鬧事,打死尖沙咀村民林維喜,英方拒將兇手交出,清廷禁止向英船提供補給品,清軍與英軍終於7月在尖沙咀發生軍事衝突,史稱九龍之戰及官涌之戰,繼而發生後來的鴉片戰爭。1860年,尖沙咀正式割讓予英國作殖民地,從此走上城市化之路。

接管九龍後,英國人看中尖沙咀的山崗帶居高臨下,非常適合用作興建各式軍事和港口設施之用,於是將尖沙咀原居民遷到油麻地。1842年,他們首先於尖沙咀西南端的小山上建造「九龍西一號炮台」,1884年該處改建為水警總部。1860年,英軍選定於今日九龍公園所在的山丘駐防,起初山丘南部只搭建帳篷作軍營,並在山丘北部建有「九龍西二號炮台」,該山丘到1892年正式設為威菲路軍營。英軍亦於1860年代在今日的槍會山和京士柏兩座山丘上駐兵。

1884年,香港政府在東部的山崗興建天文台;1907年,天文台又在東南端的山崗「大包米」上興建報時訊號塔,從此命名為訊號山,而早在1842年,英軍就曾在「大包米」山腳建設了「九龍東一號炮台」。

雖然從二戰後起尖沙咀有驚人的城市化發展,但與摩理臣山和康山有別,上述的天然山崗都一直保留下來,今日走在尖沙咀街頭時,只要留心一下便會發現它們其實就藏身於石屎森林中!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