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桑田九龍灣

滄海桑田九龍灣

順嫂

牛頭角下邨首批居民

1969年入伙時「牛下」位處九龍灣海旁、坐北向南,擁有無遮無掩無敵維港靚景;豈料幾年後繼續填海,建出德福花園及九龍灣高層大廈工業區,「牛下」頓成內陸。

二十世紀初時,今日的整個啟德機場原址都是一片汪洋,九龍灣是名付其實的大海灣,沿岸一帶的九龍城、馬頭圍、莆崗和牛頭角都是佈滿山崗、圍村和農地的青蔥地帶,沿岸都是淺灘。原居民稱九龍灣北岸為牛池灣,是一片天然濕地,長滿紅樹林,而再遠一點的觀塘則是地形峭拔的荒蕪地帶。

1911年辛亥革命前後中國局勢動盪,大量大陸或貧或富的難民逃來香港,房屋嚴重短缺。以何啟及區德二人為首的一班華人紳商於是申領九龍灣填海作高級華人住宅區之用,泥石由牛頭角開採。可惜到1920年代碰上一連串大罷工浪潮和經濟大衰退,住宅區開發不到一半,大幅新填地被閒置,填海工程亦未能完成。

1924年起,陸續有洋人租用這幅稱為啟德濱的填地作飛行活動之用,後來英軍亦租用作臨時機場,最後政府決定收購土地並完成填海,再正式發展成空軍機場。1930年代,整幅新填地就分為啟德濱住宅區和啟德機場,而觀塘當時就被闢作垃圾堆填區。

二次大戰日佔期間,日軍為擴建啟德作空軍基地,下令拆毀九龍寨城的城牆及削掉大部份宋王台聖山,將得來的山泥石塊倒進海旁作鞏固機場地基及小型填海工程。

1951年,港府決定把啟德擴建為現代化機場,連帶發展觀塘為新市填,於是進行了一次當時最大規模的填海工程。為擴建啟德,當局從1956年開始於九龍東大規模移山填海,包括削平餘下的聖山和大幅削掉九龍仔山,以提供土石作於機場近九龍城地段的海旁擴建停機坪,又在九龍灣海面填出一條超過三公里長的現代化機場跑道。

政府同時開發觀塘為香港第一個衛星城市,1956至1967年分三期填海,總共有641英畝。由於觀塘一帶的黑山、鱷魚山等山頭為風化岩石,易於開採,所以工程進展非常順利。原海岸位置被闢作主幹道牛頭角道和觀塘道,觀塘區就以觀塘道為界,北面為住宅區、南部為工業區。在牛頭角,原海旁經首期填海後成為了牛頭角道,而緊貼該主幹道的新填地海旁就成為了小型船廠的集中地。

當1967年觀塘填海工程完成後,便輪到牛頭角急起直追,再用十多年時間將餘下的九龍灣填成陸地,當時工程從牛頭角及啟德近九龍城的停坪兩端一起迎頭進行,到1980年代初終於完成。這次工程所用的泥土主要從佐敦谷一帶開山而來,從1970年代初起,牛頭角佐敦谷陸續開發,首先落成的有坪石邨,其他清水灣道沿途的屋邨包括彩雲邨、順利邨和順安邨隨後亦相繼落成。

新完成的填地創造出啟德機場停機坪和貨運區、九龍灣工業區、九龍灣貨物起卸區和牛頭角工業區等地段,成就了今日九龍灣區的格局。

與1970年代九龍灣填海工程同期誕生的,亦包括啟德機場新跑道的延伸部份。伸延區令跑道增至3400米,以應付各式巨型飛機升降,1974年正式落成啟用。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