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迷香港

五十年代香港人口急升,社會開始富庶,電影娛樂進入交界狀態。在黃湛森眼前,是一個多元豐厚的光影世界:電影產地來源眾多,類型紛陳,東西交匯,文以載道,又天馬行空。然後,粵語電影開始衰退,國語電影慢慢上升,英語電影奠定龍頭地位,電影地圖上的板塊繼續遷移。

整個 1950 年代,看戲名副其實是大眾娛樂。五十年代末香港人口急升至三百萬,百分之九十八是華人,當中十四歲以下的佔人口四成,三十歲以下的,再佔二成,整體來說是一個年輕的社會。

年輕社會,對電影娛樂需求甚殷。在那十年間,本地戲院上映電影每年平均超過五百部。據 1957 年影業統計,香港居民每年花二十四元看電影,即等於首輪影片十部,二輪二十五部,戲班真人演出不計在內(延伸閱讀《南國電影創刊號 》)。

此外,香港的華人在本性外向的殖民商埠成長,習慣接觸新事物,對外來文化,實行不設上限,來者不拒。讀報章廣告,我們見到一個多元豐厚的電影世界:

• 電影產地來源眾多,只要好看,不論英語、潮語、廈語,一律照單全收(相片《粵語、國語、潮語、英語、日語電影並存》);
• 本地電影製作模式紛陳,有機構追求正規片廠模式,有機構堅持見步行步(相片《香港電影 1950 ﹣ 1959》);
• 東西方電影在題材、人力、製作和組織模式上,不停借鑑交流(相片《電影名作 洋為中用》《香港摩登 東西相會》);
• 拍攝的類型由宮廷歌舞到新潮間諜,五花八門(相片《電影類型 百花齊放》);
• 銀幕上呈現的世界由文以載道到天馬行空,各適其適(相片《電影出品 文以載道》)。

五十年代末,年輕社會開始富庶,在用電量、買車和擁有電話等數字上,升幅超過七成。與此同時,電影地圖上的板塊亦逐漸遷移:粵語電影市場(包括東南亞)開始衰退,國語電影(特別在組織格局)慢慢上升,英語電影在製作條件和產品質素奠定龍頭地位(延伸閱讀《香港電影的過渡》)。

1960 年,香港社會和它的電影一齊進入交界狀態。黃湛森和他的同齡輩,適逢其會,站在交界,滿眼盡是好風光。


下載〈戲迷香港〉的PDF檔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