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 鍾寶賢:粵語片的工業模式

鍾寶賢:粵語片的工業模式

「有別於國語片集中投資在少數成品上,粵片採取的是小本多產的方針。在 50年代, 每齣粵語片的成本大致是3至8萬港元,而粵語片的資金來源大致有兩端:分別是來自本地戲院商的資金,以及外埠海外片商的訂金,即所謂『賣片花』。」

鍾寶賢,2004,《香港影視業百年》(140-141, 158-159 頁 ),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 * * * * *

粵語片的工業模式

以資金和組織角度觀之,五、六十年代粵片製作公司可粗分為三類:(1)企業化、大資本公司,如星加坡戲院商何啟榮家族在香港成立的光藝公司,除擁有自己的院線、片場、工作人員及演員外,還組成自己的訓練班;(2)兄弟班仝人製片公司,如「中聯」及「新聯」公司,工作人員與演員把自己的薪金集合用作投資拍戲之用;(3)小資本的獨立製作公司,大多沒有旗下院線、片場、固定工作人員及演員班底,方針是本小利大、流通回收快速。 1

50 年代初至 60 年代中,粵片工業仍以小資本的獨立製作公司最為活躍,並出現了「判頭式」生產和「包買包銷」兩種現象:(1)所謂「判頭式」生產是指小本製片公司,大多沒有自己的攝影器材、燈光、服裝、道具、工作人員及基本演員,所以採用「判頭式」制度,通過「包工公司」(較著名者如專辦戲服的黎珠、專辦道具的林華三),湊合各種人力和物資,租賃當時幾家較具規模的片場(如華達片場和香港片場)開拍電影。(2)至於「包買包銷」發行制,是指小本製片公司並無旗下的發行部門,影片上映只有依賴發行公司或院線代理。而當時星馬市場主要是由「邵氏」、「電懋」、「光藝」三間發行公司控制,它們以包買包銷方法發行粵語片,謀取厚利。本港市場方面,從50 年代只有三條粵片院線,到 60 年代初則增至四條,為穩定片源,這些院線的發行商亦貨款給製片公司開戲,包買包銷了不少影片的首輪及二輪放映權。影片製成後,借款則從影片所得的包賣費中扣除。一般而言,影片在開拍前便可向院商取得約佔成本 30% 的貸款,加上從星馬發行商取得的片花費,開戲者幾可說是無本生利。2

星馬「片花」與戲曲片

有別於國語片集中投資在少數成品上,粵片採取的是小本多產的方針。在 50 年代,每齣粵語片的成本大致是 3 至 8 萬港元,而粵語片的資金來源大致有兩端:分別是來自本地戲院商的資金,以及外埠海外片商的訂金,即所謂「賣片花」。

「賣片花」是指製片人在電影開拍前先向院商或發行商收取訂金,用作電影初期的製作費。在電影拍攝近半時,製片人又急不及待接觸東南亞及歐美華埠院商,販賣電影的海外版權。在港片有價、供不應求情況下,影片的賣埠價格也暴漲了。東南亞戲院商是粵語片資金的主要來源,其訂金幾可達電影製作總成本的 30% 至 50%。香港製片家往往可以憑一個電影故事大綱,加上一紙男女主角名單,便向本地及外埠戲院商游說,雙方同意故事與角色安排後一經簽約,製片商便可向院商支取拍攝資金,或由院商代支付男女主角薪酬。3

在粵語片全盛期,每部電影在東南亞及歐美市場能夠得到的版權費,往往達到電影製作總成本五至七成,各地版權費收入所佔百分比大致如下:越南區佔 10% 至 12%;泰國區約佔 10%;印尼區約 6%;美洲 8% 至 10%。在一般情況下,若海外版權費能達到營業總額 25% 或以上,製片商便不易虧本了。在這樣優厚的條件下,製片商就算資金不足,還可以不輟開戲。在 60 年代初,作為港片第一大海外市場的星加坡,院商出手便甚闊綽,版權費由原本 8,000至 9,000 元,暴升至 20,000 元,「賣片花」成了風氣,市價亦高漲了 2 至 3 倍,買家往往不管影片內容,只憑演員名單(時人稱「卡士脫」,即 Casting)及故事大綱(即「戲匭」)就願意先付訂金。又由於這些獨立製片公司成本少、回本快,所以挑選製作路線也得步步為營,趨於類型化,不敢隨便創新、其中便以粵曲片為創作主流。

* * * * * *

四大粵語片院線

戰後復原初期,香港地價較平穩。營建戲院之收益比商廈或住宅收益可觀,個別戲院更連結起來,放映相同電影,統一映期,組成「院線」。打從40 年代起,香港大型的首輪戲院都是以上映西片為主,粵語片被認定是廉價製作,只能在細小戲院上畫「微利多銷」,戲院商投入粵片製作的資金也相對較少。反觀港九首輪西片戲院,大多是兩院聯映的:即是香港及九龍各一間,長期拍檔,座位較多,票價亦較高,例如港島的「皇后」戲院與九龍的「平安」戲院合作、「利舞台」則夥拍尖沙咀「樂宮」、「紐約」夥拍「大世界」、「豪華」夥拍「新華」、「樂聲」夥拍「百老匯」,都是著名院線,與荷里活駐港八大公司簽訂每年的映權合約。以 1960 年為例,港島的戲院約有 27 家,位在九龍及新界的約有44家。票房方面,放映西片的首輪戲院全年總收入(不包括早場、公餘場)估計有 22,685,000 元,創新紀錄。1960 年上映的西片大約 260 部,其中美國片佔去一半,票房收入超過 60,000 元者約 70 部。其餘則來自英國、意大利及法國。 4

戰後香港的戲院可粗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放映三種不同語言的電影,即粵語片、國語片及外語片影院。其運作情況分別是:(1)外語片影院大多以一或二所戲院為一線,其入場票價不一,大多是二或三元。兩院一線情況下,香港的西片院線多達七至八線之多。(2)國語片院線的經營方法與西片戲院者相似,大多是由二至三所戲院聯線上映,戲院分佈亦大致是建基一所港島區的戲院與一所九龍區戲院的合作,票價亦不一,大概是 2 元多。(3)粵語片院線方面,聯線上映的戲院每線多達八至十間,發行網比外語片、國語片廣大。其特點是上映點較多,上映網絡也較廣闊,但票價卻比外國片、國語片者低廉,票價每張大致是 1.7 至 2.4 元。5

香港放映粵語片的院線主要有四條。此四線分別是:(1)「環球、太平院線」:上映「中聯」、「新聯」、「光藝」、「華僑」、「嶺光」等公司的時裝文藝片為主。太平戲院本是以上演粵劇為主業,後改為上映粵語片為主,負責該線排片的就是《娛樂畫報》的主編黃慶華。(2)「金國院線」:專門上映「大成」、「植利」、「麗士」、「信誼」等公司出品的粵語戲曲片為主。為穩定片源,戲院擁有者關家柏、家餘昆仲在 50 年代初創辦大成影片公司,在十餘年間,出品電影超過 150 部,提拔了吳君麗、胡楓、江一帆、白露明等。關氏在全盛時期,獨資經營起「國民」、「金陵」、「新舞台」、「金華」、「金園」、「國都」、「觀塘」等戲院,組成「金國線」。 6(3)「香港、中央、英京院線」(又稱「第四線」):同時收攬文藝片及粵劇片,出品多來自「大聯」、「九龍」、「娛樂」等公司;第四線上映的影片包括時裝與粵劇片,排片方面則由香港戲院的鄭烜和九龍戲院的盧九負責。 7(4)「紐約、大世界院線」(又稱「紐大線」):也是集合文藝、歌唱片上映,該線是由張觀鳳經營,影片發行公司是大興公司,負責排片的就是張觀鳳太太及黎泉。張之子張威麟便是香港孔聖會的主事人,與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淵源甚深,在該線上映的芸芸電影中,以任白主演的《紫釵記》為最著名。 8

以上四條粵片院線,每線所需的影片數量十分驚人,以平均每週上映一部影片計算,每年所需上畫的影片就有 52 部,若部分影片票房理想,可延續上映二至三週計,則每線每年也需有至少 40 部影片,低於此數者,戲院的片源便會求過於供,出現影片荒。由此推之,四大院線每年便需放映至少 160部。為穩定片源數量及質素,戲院院商往往願意斥資支持特定製片商,以換取電影上映權。9四大院線蓬勃,粵片需求量自然大增。

註:此文章的分段標題及註釋編號略為改動

1 Jarvie, I. C., Window on Hong Kong: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Hong Kong Film Industry and Its Audience, Hong Kong: Centre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77, pp.28-59.

2 李紹端、梁柏堅、盧偉力〈六十年代初期粵語武俠電影蓬勃因素研究〉,《電影雙週刊》,59 期,1981 年 4 月 30 日,頁 38-40。

3 藝壇一叟〈粵片業之伶、星分家〉,載《大公報》,1976 年 10 月 28 日。

4 香港經濟導報社編《香港經濟年鑑》,香港:香港經濟導報社,1950 至 1963各年。

5 何應龍〈我所知道的港九戲院〉,載《香港電影資料館珍藏展》,香港:香港文學報社出版公司,1998 年,547 期,頁 70-73;筆者訪問謝柏強先生紀錄,2000 年 3 月 1 日。

6 阮紫瑩〈青春歌舞片的搖籃──志聯影業公司〉,載羅卡編《第二十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躁動的一代:六十年代粵片新星》,香港:市政局,1996 年,頁 28。

7 同上;另見梁燦《香港影壇話當年》,香港:香港文學報社出版公司,1988 年,頁 23-24。

8 筆者訪問謝柏強先生紀錄,2000 年 3 月 1 日:筆者訪問鍾文略先生紀錄,2000 年 8 月 20 日。鍾先生為香港資深之戲院廣告畫師及片場攝影師,曾服務的機構包括東方、國民、電懋等戲院及片廠;另見梁燦《香港影壇話當年》,頁 23-24。

9 Jarvie, I. C., pp.63-73.

鍾寶賢,2004,《香港影視業百年》(140-141, 158-159頁),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下載〈延伸閱讀 – 鍾寶賢:粵語片的工業模式〉的PDF檔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