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長期是英國的殖民地,經濟上對外開放,文化上對歐西特別寬容,西洋時尚,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已經由中環一帶,向外散播。

1950年代,西洋潮流進一步滲入平民生活。

新一代的潮,由電影帶動。日戰前洋電影在本地放映的數字每年平均超過二百部。黃湛森抵港後,數字有增無減。慢慢,讀番書,看洋戲,玩舶來的呼拉圈和搖搖,在年輕人之中,變得理所當然。

新一代的潮,也由電台帶動。多謝前衛主持人Aileen Woods和Uncle Ray的忘情推介,黃湛森和同輩的年青人,天天靠近電台,面向歐西,貼近流行,學懂將Frank Sinatra、Bing Crosby、Elvis Presley與Benny Goodman一起兼聽,並且在搖頭擺腦之間,確認歐西流行曲在創作、演奏、歌唱、錄音,都不是香港或上海所能望其肩背。

電台廣播歐西流行歌曲,由聽覺開始,經過身軀,製造了新一代的口味和人格。

西風東漸

中國現代化歷程上一個重要的課題,是如何吸納西洋先進發明,融入本土,為國民補腦怡情,強身健體。百多年來,這個課題引起中國知識界各種有關「本體」和「應用」的爭論,至今未息。

本土流行文化一向追求最新的發明,但對於如何吸納西洋先進,跟知識份子不一樣,不求深究,只鍾情一個「放」字 ﹣將西洋最好的歌,放膽吸納,移動節奏,更改歌詞,據為己用。黃湛森長大那些年,曾經被本土流行 (粵語的、國語的) 放膽據為己用的歐西流行曲不計其數。這件事情,有兩面。一方面,它告訴我們,本土流行,充滿蠻力,不受繩規束縛,是推動中國現代化的一個泉源。另一方面,它告訴我們,歐西流行,人才鼎盛,精心研製,正如五十年代洋電影Annie Get Your Gun插曲歌詞所說一樣 ﹣anything you can do, I can do better。

什麼叫做「事事做得比你好」?試聽本節第一首選曲,由Gracie Fields唱紅的The Woodpecker Song,再比較我們推介同步聆聽的粵語版本《廚房歌》(由周聰和呂紅合唱)。聽罷,你一定會同意,中國現代化前面的路,真的很長,很長。



Loading the player...
30 / 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