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湛森說,聽音樂,他絕對兼收並蓄,其中對西洋古典音樂的愛,達至飢渴程度。這份愛,自幼播種,慢慢形成。

五十年代,黃湛森的五官還未定型,西洋古典音樂在民間也是新生事物。新人類遇上新事物,無案可稽,要前行,全靠摸索。

摸索,要看條件。黃湛森年輕時,家境並不富庶。買口琴,要儲蓄。聽唱片,要到初戀女友家中借用。聽音樂,能夠做到兼容並包,摸出真愛,要多謝一些人和物。

多謝香港電台,讓他每天聽到人間美樂,並學懂Shankar 與 Schubert雖然各自修行,但同樣開花。

多謝梁日昭,教他知道古典音樂,毫不神秘,莫扎特可以吹,民謠可以奏,好聽的,就是音樂。

多謝黃湛森自己,堅持讀書看報,自學樂理,自幼硬啃巴哈原譜,琴挑貝多芬小提琴協奏曲D大調。

多謝五十年代的香港,雖然號稱沙漠,但堅持灌溉,拉攏大師輪流訪港,拉闊音樂,同時拉闊了一代人的人生。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61 (2nd movement) (1953) (節錄)


黃湛森讀中學的年代,喇沙口琴隊參加校際比賽,非冠即亞,其中一位功臣,是經常為口琴隊擔任指揮的梁寶耳。梁寶耳本名梁日明,是梁日昭的胞弟,也是黃湛森的益友。

寶耳智力出眾(史上首位向黃湛森推介羅素和湯恩比的人)、音律出色(寫過不少別樹一格的動人旋律),同時腳力超群(經常跟黃湛森在月夜由深水埗行到尖沙咀,再由尖沙咀行到九龍塘,論盡人生路)。

一次喇沙口琴隊的比賽,自選曲的環節,梁寶耳把貝多芬偉大的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整理配器,改成口琴合奏音樂,結果同學開心,評判開眼,沙漠開花。



Loading the player...

Composer: Ludwig Van Beethoven

Performers:
Yehudi Menuhin (Violin),
Wilhelm Furtwangler conducting
the Philharmonia Orchestra

10 / 3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