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伟
马瑞伟
融入围村的鹤佬移民
2/12
返回  
关闭  
1960年代末的北边街
1960年代末的北边街
从战后至1960年代末,不少海丰来港的鹤佬人在北边街(右下)搭屋聚居。图为1969年的北边街。 -节录自政府新闻处提供的相片
1960年代末的北边街
从战后至1960年代末,不少海丰来港的鹤佬人在北边街(右下)搭屋聚居。图为1969年的北边街。 -节录自政府新闻处提供的相片
受尽风吹雨打的北边街寮屋
马瑞伟一家在北边街搭屋,这间寮屋约占400、500平方,大致呈正方形,共有一厅三房,亲友来暂住时可在厅打地铺,屋内有厨房及旱厕。当时政府亦在屋与屋之间的空地,用木搭建了一个公共旱厕。由于房屋主要用木材附以铁皮搭成,刮风时左摇右摆,十分可怕,亦有水浸问题。马瑞伟记得每当电台预告颱风高达8级或以上时,父亲及亲友便在屋顶用绳缚几块麻石吊下来,以防屋顶被强风吹走,但无可避免曾被风吹毁了一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