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
广东曲艺

广东曲艺种类繁多,其中在上世纪中叶之前曾流行於香港,最有代表性的曲艺有:南音丶木鱼丶龙舟丶板眼丶粤讴。除南音外,木鱼丶龙舟丶板眼丶粤讴早已失传。杜焕能充分掌握各种曲艺,共中以南音最广为人熟悉。
南音,或称地水南音,是用广府方言说唱的曲艺,曾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带,是中国传统音乐和口传文学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
本节由香港中文大学音樂系余少华博士丶旅美学者荣鸿曾丶著名粤剧红伶阮兆辉深入浅出细说缈缈南音,并有杜焕与荣鸿曾谈南音曲艺。
旅美学者荣鸿曾

为研究粤剧及广东曲艺的著名学者,出生於上海,毕业於九龙华仁书院,先後获得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物理学博士及哈佛大学音乐学博士学位,2012获香港中文大学颁授荣誉文学博士学位。荣鸿曾於七十年 代末回港,曾任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教授和香港大学音乐系系主任丶美国 匹茨堡大学音乐系教授及亚洲研究所所长。现为匹茨堡大学音乐系荣休教 授丶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顾问委员会委员。 荣鸿曾1974年从美国回香港进行粤剧研究,偶然在歌德学院听到瞽师杜 焕演唱南音,後来又多次在中文大学文物馆和圣约翰教堂等听到他的表演 ,深为感动,於是决定为杜焕录音,以保留南音曲艺的第一手资料。
  • 杜焕南音体现民间说唱的特色
  • 杜焕的音乐及其人生让人敬佩
杜焕与荣鸿曾谈南音曲艺

  • 杜焕与荣鸿曾谈唱板眼的特点
  • 杜焕与荣鸿曾谈解心(粤讴)与南音唱法特色的分别
  • 杜焕谈南音与龙舟唱法的分别
著名粤剧红伶阮兆辉

阮兆辉为香港著名粤剧红伶,出生於广东佛山,幼年随父到香港,七岁担任电影童星,後从师学艺进入粤剧界,演艺超过六十年,被誉为万能泰斗文武生。阮氏获得多次艺术奖项,其在粤剧方面的成就众所公认。他一直致力粤剧传承,培育後进,并与学者共同推动粤剧及曲艺研究。阮兆辉擅唱南音,自言受杜焕的启发与影响。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他经常在晚上到旺角街头聆听瞽师杜焕卖唱,听得入迷,亦从而揣摩地水南音的唱腔,对杜焕有极为深刻的印象。阮氏曾演唱灌录多张经典南音唱片。
  • 踏入70年代,本地、海外学者重新研究南音
余少华博士

香港中文大学音樂系副教授,哈佛大学博士。余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音乐史丶清代宫廷及满蒙音乐丶中国戏曲丶中国器乐丶香港音乐等。2005至201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国音乐资料馆任馆长,期间统筹出版瞽师杜焕的珍贵录音,并为《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及《中国戏曲志》香港卷编纂计划主编。
  • 南音起源众说纷纭
  • 广东曲艺异同・南音乐器 附加曲目:
    南音片段:大闹广昌庙前(一人弹筝打板唱)
    龙舟片段:意头龙舟(小锣鼓)
  • 地水南音・失明人士风格 附加曲目:
    南音片段:西门庆初见潘金莲 (一人扮多角)
  • 杜焕及其他唱说人风格 附加曲目:
    板眼片段:烂大鼓 (娱乐妓女嫖客)
    南音片段:男烧衣 (娱乐及灵活性高,生鬼) 南音片段:王婆计诱潘金莲 (说与唱交替)
  • 老举南音・色情曲目 附加曲目:
    龙舟片段:人家门前唱的好意头龙舟
    南音片段:叹五更 (出口成文的曲词)
  • 电台南音
  • 民间保存
  • 重构南音
  • 粤剧撰曲人编南音入粤曲
  • 余教授个人体会及经历
《客途秋恨》选段:杜焕演唱

广东曲艺种类繁多,其中在上世纪中叶之前曾流行於香港,最有代表性的曲艺有:南音丶木鱼丶龙舟丶板眼丶粤讴。 除南音外,木鱼丶龙舟丶板眼丶粤讴早已失传。本单元选录的均为珍贵资料,尤其长篇龙舟和板眼,更是目前仅见的唯一录音。
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 - 亏我思 - 思娇情绪好似度 - 度日如年。小生缪姓就系莲仙字,亏我为忆 - 为忆多情妓女呢个麦氏秋娟。佢声色系性情人赞羡呀,呢佢更 - 更兼才嘅貌嘞系两 - 两相全。今日天隔一 - 一方难见面呀,亏我孤 - 孤舟沉寂晚 - 晚凉天。斜阳衬住 - 衬住双飞燕呀,我斜倚系蓬窗思 - 思悄然。耳畔 - 耳畔又听系秋声桐叶落,惜见平桥衰柳系锁嘅寒烟。唉,亏我情绪 - 情绪悲 - 悲秋同宋玉,唯有今晚夜我在客途抱恨,你话对乜谁言。
《何惠群叹五更》选段:
              润心师娘演唱

南音,或称地水南音,是用广府方言说唱的曲艺,曾流行於珠江三角洲一带,是中国传统音乐和口传文学重要的文化艺术遗产。 南音的演唱者一般多是盲人,男的称为瞽师,女的称为瞽姬或师娘。唱者通常左手打拍板,右手弹筝,也有用椰胡或扬琴伴奏。演唱地点包括当年的妓院丶鸦片馆丶茶楼丶公园或娱乐场所,也有在联谊会丶社团和私人住宅。 南音的曲目包括家传户晓的长篇民间故事,例如《梁天来》;有一次唱完的短篇抒情小品,像《客途秋恨》等。唱者也会根据当天的时事新闻,即兴唱出。
怀人对月倚南楼,触起离情泪怎收,自记与郎分别後,好似银河隔绝女牵牛。好花自古香唔久,青春难为使君留,他乡莫恋残花柳,但逢郎便买转归舟。相如往事问郎知否,好极文君尚叹白头。
意头龙舟结尾:招锦成演唱

龙舟唱者沿街唱龙舟谋生,颈上悬着小锣小鼓,右手持短木棍敲击,左手持立地齐肩长棍,棍头套上木制小龙船,龙头龙尾雕琢精致,船身四周挂上红布(裙),船里有十数个小木傀儡,各握木桨。
各人听过呢段嘅歌音,果然的确系有心人。呢啲系旧时嘅艺术品,所以感领众人一点心,希望你哋众人行好运,如今老幼个个爽利精神。
即兴时事龙舟:杜焕演唱

当唱者左手食指拉扯龙舟船底铁环,傀儡的本桨就来回摆动,象徵“扒水”进店。粤人以水为财,配合祝颂曲词,意头好,店东都会给钱。
(白)今日就落雨,好得意,好彩嚟到就唔落嘞!
光阴似箭,岁月如流。不久就端阳佳节,大看龙舟。各分男女兼老幼,好多筹备,去睇吓龙舟水面浮。 近日端阳佳节,所谓年年有,年年茂盛话斗龙舟。嘿!佢话番鬼扒龙船,世间少有喎!近来皆是喺水面斗,我哋华人相比,咁就各请筹。 好嘞!闲言少敍丢归後 …..
长篇龙舟《武松祭灵》选段:
                          杜焕演唱

龙舟也有长篇故事,能唱南音木鱼曲目,但曲词相对南音要精简,节奏要加快。
此段《武松祭灵》,在《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只有二丶三百字,杜焕的演绎既详尽亦生动。唱者强调手足之情,武松在灵前啼哭,涕泪交流,令听者投入动容。
咁就忙把了祭礼,祭祀亡兄, 虔心呀奉过,奉过清香,呀,哥呀你要有灵。 哥呀你生时软弱,呀,死後嘅亡魂须醒呀, 我估话天长地久,有弟有兄。 呀,睇我常时早晚,都系把哥哥挂念呀, 响我自从去後呀,在外都系不宁 , 睇我时刻嘅提防,防住哥你被人害命呀, 呀,我知你生平懦弱系太不应。 记得我临别嗰时,就叫你常常醒定呀, 谁知今日咁就现出真情。 因为爹娘生你共我喇,兄弟一双, 唉,估话手足相关日久长。 点想今日一旦都成灰,二同阴阳两样呀? 不出吾所料喇,竟把你命嘅伤。 哥呀,究竟谁人将你嘅命,命丧呀? 今晚愿你有灵有圣喇,咁就说我知详。
板眼《两老契嗌交》
(又名《烂大鼓》)选段1:
                      杜焕演唱

板眼是从前瞽师在妓院花艇娱乐妓女与嫖客的曲艺。板眼只在妓院中演唱,并无外传,是最特殊的曲种,亦最早随妓院的消失而失传。 板眼的故事都是有关妓女丶客人和下九流人物,文字俏皮,充满俚语俗话丶双关语和歇後语,曲调活泼,节奏明快,瞽师自拉大板胡伴奏,经常一句里半唱带说,难度极高。 由於环境特殊,词曲都不受传统礼敎束缚,自由发挥,更时有涉及世俗所不容的淫词亵语。
哎哟! 我踱来踱去,踱下踱来, 都系唔得嚿蒜 (算)! 点解呀?系喽,实见罗挛。 想我烂大鼓,生来,系冇 乜嘅人缘。唔系冇人缘! 不过百家憎。 想我哩, 想我烂大鼓为人,系自己作贱,哎哟, 有观音系唔学, 学个何二趴面。 想我有钱哩,嗰阵时呀,也住到沙面呀。 哩,我叫艇喎, 游河,样样都占先。 哩!哩!哩! 今晚又叫青兰,明晚叫瑞钻。有晚瑞彩喎,阿瑞珍,与共阿瑞婵呀。我叫老举哩,系叫来,风车咁转。 嗰啲老举话我,话我贪同人客试新鲜。所以话埋行,老举埋行,佢就抵制我喇。 喺喇!有钱冇地擤呀!有嘅,有个瑞彩,生平共我格外有缘。 佢话人客送尽 一万九千九百九十个都未曾遂得佢心愿,话我烂大鼓哩,就生来嗰啲脾性,揿扁搓圆。 所以话喎,话跟我系埋街,跟唔到哩,就会寻短见喎。话要生要死,要话擝刀割大髀喎,归家宁愿同我食粥捱盐。
板眼《两老契嗌交》
(又名《烂大鼓》)选段2:
                      杜焕演唱

《两老契嗌交》的主角烂大鼓是花天酒地而牀头金尽的二世祖,杜焕用第一身讲唱,又一人扮演伙头大叔丶艇嫂丶瑞彩丶师爷丶再加邻船唱“叹息”的歌姬。他用千变万化的音高丶音色丶音量丶字眼丶语法丶节奏丶速度丶旋律丶以至方言丶乡音等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丶背景丶职业和情绪等,维肖维妙,完成一出小小的悲喜剧。伴奏是大板胡,它也是唱者用以制造特别声效的万能器。
「哩,因为我近日发狠学人开间系鸦片馆…」 「哎哟好生意呀呵!」 「好!…」 「开间鸦片馆,皆因所以就赊少,赊少财银。 我想趁此系矮平上多几码,特意开来把老契你…来啦来啦哪 …你借住十両银。借得你耐就唔好意思,至迟三两日我就还银,就还银。」 「哎哟我啋,啋,啋! 对,对,对,对,对!哎哟难为你话借,借得咁心伤。擘大个口我就睇到你条肠。」「你有义光镜咩!」 「你估,哎哟,我当真来跟你上岸呀?」 「咁唔系嘅咩?」 「氹你啫噃!真系罗喎!啋!估话当真跟你上岸!哎哟!跪倒戏(喂)猪就睇钱份上,冇钱开来鬼认你做老相咩!哎哟,你唔知咩?我地老举心肠铁咁样。有钱开来系我情郎 …… 」
粤讴《桃花扇》选段:
              李银娇师娘演唱

文人招子庸在道光八年(1828)出版《粤讴》一书,载有近百首单曲或套曲曲词,内容为多情女子的吟哦自伤,因此这种粤语曲艺被称为粤讴。又书中第一首为《解心事》,故亦称解心粤讴。 粤讴是珠江河畔歌姬在画舫夜宴里娱客,以琵琶自弹自唱。後来由瞽姬流传,成为民间娱乐,香港电台在六十年代之前也有解心节目。 此段《桃花扇》由香港最後一位师娘李银娇所唱,其拉腔丰富,峰回路转,令人有荡气回肠之感。
桃花扇,写首断肠词, 写到情深扇都会惨悲。 我想命冇薄得过桃花, 情冇薄得过纸, 纸上嘅桃花,薄更可知。 君呀,你既系会写花容, 先要晓得花的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