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街,一条位于九龙油麻地的老街,
早在十九世纪中期已蓬勃发展,至今仍保留了三十多间营业逾四十年的老店,
有数间更是近百年的老字号,店主都坚持以朴厚的经营手法,为街坊服务,
并乐观地面对可能后继无人、手艺湮没的命运。

最近几年一些我们熟悉的老店,如老实公司朱义盛更已结业,令人百感交集。
如今油麻地出现人口老化,社区基建破旧、经济发展放缓等问题,然而慢下来的发展脚步,
却令油麻地保留了旧式香港一路走来的人事与景物。

你走进上海街的老店时,又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九龙最早的华人社区

如果穿越到开埠初期的油麻地,在这里看到的也许还只是一片荒芜的海边沼泽之地,是众多渔民艇户选择停船泊岸的浅水港湾。据说此地名为「麻地」,得名于铺满天后庙前空地渔民们晾晒的麻缆。后来售卖造船修艇所用的桐油和麻缆的相关店铺也大量出现,「麻地」便改称为「油麻地」,时维1875年。

华人商住·奠下基础

英国人自1860年占领九龙后,因建设军事基地的需要,将尖沙咀的居民陆续驱散至油麻地一带。这些被迫迁的居民、艇户渔民,与不断涌入此区的能商巧匠们一起,打造了此地最早期的民居与市集。19世纪70年代,除了有造船相关的贸易,如维修船只、麻缆、桨橹、铁匠及木材批发等,亦有杂货、理发、娼妓、鸦片、长生店及米店等商业经营。贸易初显频繁,人群熙来攘往,以今天的庙街及榕树头一带为甚。同时,成功的商人或业主负责主持社区事宜及调解居民的日常纷争,他们在天后庙成立庙宇委员会及街坊会,为这个人口流动纷杂的华人商住区奠定早期社区联络与管制的基础。

大兴土木·文化混杂

自1876年起,殖民地政府在油麻地大兴土木,是油麻地按现代城市规划发展的开始——卫生及基础设施得到兴建与修缮;数条连接九龙半岛南北的主要街道,如差馆街(1909年更名为上海街)、麦当奴街(1909年更名为广东道)、柯士甸道和新填地街等,及贯通东西的佐敦道、加士居道、窝打老道等陆续扩建修长。填海工程与避风塘则分别于1904年及1915年完成兴建。避风塘便为艇户渔民提供了一个停船避风的安全港。这些建设不仅为油麻地搭建了便利的水陆交通网,加强了与九龙、新界及港岛的联系。它预示了油麻地会成为一个水陆文化混杂、商贸繁荣地。

人潮穿梭贯繁华

油麻地的繁华与发展,离不开通达、完善的水陆交通网的发展。1933年,佐敦码头建成并取代位于众坊街海边的油麻地码头,渐渐成为九龙最繁忙的码头和交通枢纽。往来港九的油麻地小轮早于1920年代初营运,至1933年更是出现上层载人、下层载车的汽车小轮;而俗称「哗啦哗啦的电船」,是渡海小轮未出现之前,或淩晨及深夜时份的渡海选择。陆上的巴士车辆以佐敦道码头巴士总站为终点站或中转站——去尖沙咀的便在此下车步行,赴港岛的便在码头搭船过海。选择简单,一目了然。因此,油麻地自然也具备了地利,汇聚着通过这里前往香港各个区的人流。

商业汇聚·川流不息

上海街当时是往来九龙新界的巴士必经路线。街道两头分别接近旺角码头和佐敦码头,也靠近挤满渔船的油麻地避风塘,享尽水陆交通枢纽之便,自然成了繁华的商业汇聚点。自1920年代起,上海街已初具繁荣与规模,50、60年代更是她仍让人念念不忘的黄金年月。那绚彩迷离的霓虹招牌映照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和行人,目光之下是一片繁华大道景象,比今日的弥敦道犹过之而无不及。林立的骑楼底下有着钟表、铁器、米铺、苏杭洋货、当铺、住家杂货、中药、理发等各式商店,尤其是疋头绸缎、金行、神香佛像店更是成行成市,衍生一个浓缩了的大千世界。

风塘庙街·月下风情

如果说上海街是包罗万有又别具新奇魅力的平民百货商业街,那么榕树头、庙街及避风塘,便是油麻地水陆两相呼应的草根嘉年华。50至60年代,入夜后灯火辉煌的庙街,摆地摊随处皆是,火水灯映照着不同的货品和街坊游人的好奇面容。人们各取所好,在人声鼎沸的大排档品尝美食、看相赌棋、听曲观杂耍,便是最地道的油麻地消遣。避风塘按艇的不同种类依次排列,排列成街道形状,被人称之为「水上上海街」。它更被誉为「海上的平民夜总会」,是吃喝玩乐、听曲游艇河的水上风月之地。

除老少咸宜的娱乐之外,庙街和避风塘亦是被不少人描绘成龙蛇混杂,三教九流之辈出入的江湖之地,藏匿着旺盛的黄赌毒事业。在这个年代,明暗的两重世界每每在暮色华灯、喧杂骚动中体现着油麻地的特色、个性与生命力,交织出地道草根文化的不夜天。

盛极必衰·余辉保留

虽曾受益于交通枢纽之地利,但随着1970年代香港现代交通的进一步发展与变迁,油麻地便落得英雄迟暮,风光黯然。海底隧道和地下铁路分别于1972年和1980通车,人们对渡轮的需求减少,码头的作用也日渐下降。1998年,渡轮业务最终更因填海与西隧的通车而正式停止,结束了长达65年的光辉历程。另一方面,毗邻的弥敦道则经过不断拓宽修长发展,取而代之,成为九龙的主要商业区。原先经过上海街的巴士,则开始改行较宽阔的弥敦道,令上海街人流骤减,商业活动大受影响。随着土地重建与房屋政策的发展,80年代中水上人开始陆续上岸,避风塘也因而式微,往时水上的风流余韵因时代的更替早已成为过去。

如今的油麻地出现人口老化、社区基建破旧、经济发展放缓等问题。然而慢下来的发展脚步,却有幸令油麻地保留着旧式香港一路走来的人事与景物。唐楼在夕阳光辉中散发着复古的光影质感,榕树头和庙街依旧灯火辉煌,游人如鲫……

西九概念·生机犹存

上海街至今仍保留了三十多间营业逾四十年的老店,更有数间近百年的老店,坚持朴厚地经营,维系着与老街坊和故人的感情;传统手工艺和行业依然顽强地坚守,乐观地面对可能后继无人、手艺湮没、摊档结业的命运。相对低廉的租金与生活成本吸引众多来自南亚的少数族裔移民(如尼泊尔人、巴基斯坦人和印度人)在油麻地居住和工作,他们大多从事体力搬运、经营理发、街市摊档、食品店、影碟出租等业务,在同乡相互扶持与油麻地固有的包容精神下安居乐业。这些都是油麻地新一代的经济与文化活力所在。

西九龙填海工程完成后,在佐敦道码头以西至中港码头一带的填海区上兴建了地铁九龙站、柯士甸站和机铁站,亦在车站上盖发展住宅及商业地产。政府亦计划在这带兴建广深高速铁路香港总站,并在填海区最南部兴建西九龙文娱艺术区,以发展香港的文化艺术,打造文化枢纽与创意地标。

在纷扰的尘世与变化中,油麻地的前世今生或许会随着如梭的时光被遗忘,又会否在旧区的活化与新西九的开发中,迎来它另一个璀璨的传奇时代?

大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