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故事

南下星洲

天一成立後不久,邵仁枚已到南洋視察和推廣業務。 8據邵仁枚憶述:他約在1924、25年之間抵新加坡,而他的弟弟邵逸夫則約在一年後從滬抵星,協助他開拓影片發行工作,但當時的星馬華商社群中已形成多個涇渭分明的幫派,分別有潮洲幫(Teochew)、福建幫(Hokkien)、廣東幫(Cantonese)、客家幫(Hakka)和海南幫(Hainanese),它們各有自己的方言圈,也各自編織起排外性極強的商貿脈網。邵氏兄弟這兩位來自上海的年輕寧波商人抵步之初,已受到其他華商社群所孤立,要開拓電影發行和放映業務就更是處處碰壁。9

在這艱難情況下,邵仁枚決定自行租用戲院,開拓門市生意,他選擇在丹戎加東地區(Tanjong Pagar,鄰近唐人街),以月租二千多元租用一家戲院,這家舊影院原本以放映美國進口電影為主要,邵仁枚取得上咉權後,便改以放映中國影片為主。正是以星加坡作駐足點,邵仁枚把院線擴展至馬來半島,在沒有戲院的地方,邵氏兄弟則拉起帳篷作流動放映,邵仁枚憶述這段歲月:「We went to all the small towns all no cinema. We just tried a place, one place, two then next place. We just started like that. From this very beginning, we tried travelling shows, you know just like that. Some places had no cinema at all. We had a tent, you know, travelling」。除了建立電影發行和放映業務外,他倆也在星加坡經營起「大世界」(Great World)和「新世界」(New World)等遊樂場,模仿當時在上海深受遊人歡迎的遊樂場,場內設施有過山車、摩天輪、舞場、馬戲團和粵劇表演等,由於收費廉宜,所以遊樂場也大受普羅歡迎。10

註釋

8 上海《申報》聲稱,在1926年前他已赴南洋三次。據11月28日上海《申報》之《本埠增刊》上〈邵仁枚三次赴南洋推廣影片事業〉的報導:「國產影片,在南洋各埠,極受僑胞之歡迎,年來市面雖形疲乏,然經營得法者,仍可獲厚利本埠提籃橋天一影片公司,出品最多,僑胞對於該公司之印象乃獨深,該公司為求全起見,除編制合於僑胞心理之影劇外,更派協理邵仁枚君,歷往新加坡、爪哇、小呂宋、安南、暹羅等處,考察影片業之情形並推廣方法。邵君均悟其訣要,從事整頓。自第一次遊歸後,即深得各地片商之信任,紛紛委託攝戲,邵君除與總理醉先生共同監製作品,以求精良外,一面即謀營業上之發展,更作二次之遊歷,所獲成績,亦甚優美。現該公司以僑商中有托攝古裝巨片如西遊記三國志等片者。為謀熟悉商情推廣營業起見,特作第三次之遊歷,昨已乘輪首途,想其歸來後,必大有發展也」。
9 在1981年,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接受星加坡國家檔案館訪問,細訴其發跡故事。但由於訪談內容皆有其保密時限,這兩段份口述歷史資料一直沒有公開,保些邵仁枚的訪問剛過了他的保密時限,可供研究者帶來新啟示。他以流利英語作答,細訴其發跡故事,Tan Sri Runme Shaw, Pioneers of Singapore,邵仁杖口述歷史訪問,(新加坡歷史檔案館藏,檔案編號:b000059/03)
10 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