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霑。故事一出發點

梁款

黃霑故事插圖

我跟黃霑,有多重交往。最初,他是熒幕上的名人。後來,他在我的課堂上課。2005 年開始,我進出黃霑書房,整理遺物,閱讀手稿,期間有許多觸動。

今天我向親友交出第一份書房功課。這份功課,沒有《 獅子山下》 ,不談輝煌傳奇,它要說一個黃霑還未成為黃霑之前的故事。

為什麼是黃霑?

「黃霑是什麽東西?我幹嗎要看你,知你?」(黃霑,一九八三年。)

許多朋友說,黃霑是鬼才。他在六十年代開始做廣告、作曲、填詞、寫專欄,在往後三十多年,跟幾代人一起,跨門越界,創造風流,模塑本土感性。他們說,黃霑是香港的傳奇。

這個說法,我明白。但在書房閉關八年之後,我知道黃霑故事,別有天地,要重頭再講。

黃霑性格出奇,創作出色,但歸根到底是一個凡人。黃霑提醒我,塵世間的確有天才,貝多芬是,莫扎特是,但黃霑不是。黃霑自幼喜歡講粗口,作文間中有錯字,填詞(自認)經常交行貨。如果有人認為他有「鬼才」,稱呼他做「傳奇」,他會第一個跟你說,他不配。硬要說的話,我覺得他更接近史學家口中的「 平凡英雄」( mediocre hero ) ,做人有成,但不少成就,得靠其他凡人協力,和大時代對小人物的慷慨。

講黃霑,切忌神化。黃霑生性親民,他的書房,沒有高牆,到處雞蛋,書香和老火湯的味一起撲鼻。在黃霑身上,我見到一個流行文化技匠的努力,更多見到一代香港平民的品性和足跡:幾十年來,一邊煮飯,一邊彈琴,努力生活,胡塗地跟大時代糾結,在獅子山下,留下複雜相交的腳印。我們今天再講黃霑,要沿著腳印,爬過大山,講好這個「民」的故事。

為什麼是前傳?

沿著腳印,我發現黃霑故事,跟香港一樣,有前傳。

1960 年,《星島晚報》 主辦第一屆全港業餘歌唱大賽。其中一位參賽者,聲量很大,人極勤奮,但歌藝平平。他怕輸,為自己起了一個藝名,以保顏面。他本姓黃,洋名叫James ,借用了他的偶像曹雪芹的別字 ﹣單一個「霑」字 ﹣取其音近洋名,又風流瀟灑。「黃霑」 參賽選曲叫 Ciao Ciao Bambina ,原唱用意大利文,歌曲強勢,可惜歌手弱勢,到最後十五強行人止步。

那位參賽者,本名叫黃湛森,湛江的湛,森林的森。

黃湛森的故事吸引我,原因有兩個:一、它體察了一個年代,二、它捕捉了一種你和我久違了的心情。

年代

1949年,黃湛森八歲。他的父親黃新帶著家人,由廣州出發,飄過大江,落戶深水涉。兩年內,約七十萬同輩人踏著同一的路,相繼到達,在暗夜黎明,再起新門牆。

少年黃湛森,站在白田村口,頭上有旗海,背後是烽煙,前面有許多未行過的路。往後十多年,他在深水涉行路、看戲、唸書、唱歌、打架、游走、做夢,用腳行遍了今天不幸變成「歷史掌故」的香港五十年代。

黃湛森好運,少年時周圍發生的社會大事,史書有記的,例如逃難、冷戰、制水、木屋大火、殖民管治、下流社會,他全部親眼見過。

黃湛森頑皮,最愛奔跑,史書沒記的,他不少親身試過。他在山上遇上金絲貓,在戲棚撞到石燕子,在洋人學校學好中文,在市井街頭擁抱情色。他在青蔥歲月,跟不少一代宗師(哲學、武術、翻譯、寫字、講故,和做人處世的),擦身而過,跟無數演藝明星(唱的、做的、打的、不會打的),觸肩照面。

他經歷的五十年代,很像人類學家推崇的那種「人不一定是人,鬼不一定是鬼」的交界狀態(liminal state )- 混雜,無邊,不強分美醜,不拘泥對錯,即使身懷絕技,也需踏實做人,縱是浮生,也有一百樣可能。在這個世界,黃湛森享受到什麼叫做大時代對小人物的慷慨。

心情

小人物回報時代,靠用心學習,出力談情。

少年黃湛森,琴棋書畫、打劍擁溺,為所欲為。他以只有少年才有的心情 ﹣沒有什麼可以失去,一切可以雙手抱擁 ﹣在一個後世以為盡是蒼白的世界,見盡色彩,在深水涉無邊的天空底下,像海綿一樣貪婪地吸啜了一個年代的養份。一九六零年,黃湛森成年,整代香港平民成年,然後一起唱歌、寫字、煲湯,將自己身體上斑斕的色彩,向家人,向世界,慷慨發放,成就了獨一無二的香港摩登。

這個黃霑故事,我本來一無所知。知了,眼界大開。今天我知道獅子山下,山外有山。香港,跟黃霑一樣,生性複雜,曾經青葱,在本土流行成型之前,存在過一個粵港澳湛與印巴西洋共生,客途秋恨與蝴蝶夫人共鳴的年代。那個世界,有宗師、有難民,有宗師變難民。不少人經歷大跌、希望重頭再來。更多人對新的世界好奇,對新的人生有嚮往。香港摩登最好的特質 ﹣人心奔放、美藝包容,知識上下求索 ﹣黃湛森一早身體力行,並樂意讓它變成自己人格的一部份。

平民故事,有聲有色有字

這個黃霑故事,講時代,講心情。以下的網站展出,分成六章,各自題旨如下:

一、大江大海

跟隨黃湛森一家由廣州乘船到港。那一年,他八歲。他在大中華的邊陲,感受國共紛爭,體會殖民地既光輝又災難的一元兩面,見證香港社會十年間由下流奔向摩登的曲折轉變。

二、深水涉的天空

少年黃湛森頑皮,經常由座落桂林街口當舖樓上的老家出發,浪蕩街頭,期間遇上不少日後成為大師的街坊。後來他輾轉行入教會學校,學英文、讀聖經、吹口琴、結交了無數當時已經是大師的朋友,斷定了日後人生中的愛與不愛。

三、戲迷生活

黃湛森愛戲,舞台上的、銀幕下的,粵語的、國語的、西洋的,都愛。一九五七年,黃湛森十六歲,本地出產和外來送檢上映的電影超過五百部,內容由人間悲劇到天馬行空,量多、質厚,既迷人,又見生活。

四、電台流聲

黃湛森愛聲,愛樂,在免費電視未入屋的年代,堅持每天貼近收音機,喝著電台的奶水,快高長大。他喜歡聽方榮講古,聽李我說今。他對所有在空氣中傳來的音樂,不論印度潮州、西洋本土、古典流行,實行大愛兼聽。他由十五歲開始,拿着大袋口琴,跟師父行入電台,錄音廣播,製造戰後第一代的香港流聲。

五、文化新潮

黃湛森愛文字,年紀輕輕,已向各大報刊,包括《新晚報》 和《中國學生周報》 投稿。黃湛森愛書,書上筆記,寫到密密麻麻。托時代的福,少年的他繞過冷戰,不問正宗,行入了一個錢穆與三毫子小說共生的世界。在那裹,頭腦好的讀偵探小說,童心未泯的看三毛漫畫,反戰的讀羅素,文化人不論南來西漸,盡皆破格,打開雙手,迎接新潮。

六、「黃霑」出生

1960 年,《星島晚報》 主辦第一屆全港業餘歌唱大賽。其中一位參賽者,聲量很大,人極勤奮,但歌藝平平。他怕輸,為自己起了一個藝名,叫「黃霑」。從那天開始,他的人生,和香港的路,再不一樣。

這個平民故事,有聲有色有字。它以黃霑的寫作和影音紀述為本,延攬了大量香港五六十年代相關的圖像、文件與聲音,並附以文人學者日後對這個年代的評說。這個故事,人物眾多,層層疊疊,色調豐滿,務請細心慢讀。

過去八年,我們花了不少時間翻閱痕跡、回望過去。坦白說,期間不無傷感,但更多的,是喜悅。通過讀書、行路、看天、我們好好地認識了一位朋友,行近了一個年代,抓到一種我以為大家已經失去的心情。因此喜悅。

這樣說有點強人所難,希望你閱覽這個網站時,能夠感覺到這份喜悅。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