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長期是英國的殖民地,經濟上對外開放,文化上對歐西特別寬容,西洋時尚,早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已經由中環一帶,向外散播。

1950年代,西洋潮流進一步滲入平民生活。

新一代的潮,由電影帶動。日戰前洋電影在本地放映的數字每年平均超過二百部。黃湛森抵港後,數字有增無減。慢慢,讀番書,看洋戲,玩舶來的呼拉圈和搖搖,在年輕人之中,變得理所當然。

新一代的潮,也由電台帶動。多謝前衛主持人Aileen Woods和Uncle Ray的忘情推介,黃湛森和同輩的年青人,天天靠近電台,面向歐西,貼近流行,學懂將Frank Sinatra、Bing Crosby、Elvis Presley與Benny Goodman一起兼聽,並且在搖頭擺腦之間,確認歐西流行曲在創作、演奏、歌唱、錄音,都不是香港或上海所能望其肩背。

電台廣播歐西流行歌曲,由聽覺開始,經過身軀,製造了新一代的口味和人格。

分支與新潮

唱家班是主流,但歐西流行,地大物博,枝葉豐盛,不同的傳統,又喜歡互通有無,不少皇牌唱家 (例如Nat King Cole) 其實出自支流,故此整個流行音樂的世界,有分門別類,又見開放流動。戰後美國流行工業形勢大盛,主流看好,同時惠及旁支,結果各條分流﹣怨曲、鄉謠、拉丁、福音、樂與怒﹣皆人才輩出,穿牆破格的作品,一首接一首。

五十年代的香港,一切重新開始,有幸遇上這個堅持傳統與新潮共生的西洋大潮。我們看過少年黃湛森看過的的電台廣播節目表,細數每天播出的歐西流行曲的枝葉和分流,確認黃湛森言非虛:歐西流行,斯文、奔放、典雅、粗獷,任從香港人挑選。

然後知道,「穿牆破格」,原來就是這樣的一回事。



Loading the player...
7 / 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