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 吳志華:深水埗的哲人足迹

吳志華:深水埗的哲人足迹 

「1949年下旬,錢穆、唐君毅二人以流亡學人的身分抵港,在深水埗貧民區定居,以桂林街61至65號為校址,與經濟學者張丕介一起創辦了新亞書院,希望在香港弘揚他們人文教育的理想。哲人在深水埗生活了6年,桂林街、醫局街、南昌街、北河街和欽州街一帶都留有他們的足迹。」

吳志華,2005 年 1 月 9 日,「深水埗的哲人足迹」,《明報》。

* * * * * *

日本京都南禪寺附近的哲學之道,是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這條由若王子橋到銀閣寺的小道,因日本著名的哲學大師西田幾多郎的足迹而聞名。筆者曾於初春櫻花盛開之時造訪,並仿效西田於小道漫步沉思,但卻悟不出什麼哲理,遂放棄了做哲學家的念頭。其實,在香港的深水埗也有一條哲學之道,但由於未被旅發局推廣,故鮮為人知,讀者如對時代廣場、朗豪坊等熱門行街蒲點開始感到乏味,想找些新意思,可考慮到哲學之道一遊,追尋哲人的足迹。

桂林街唐樓 —新亞書院舊址

深水埗哲學之道的起點是桂林街與醫局街交界的一幢唐樓,是五十年代初一群中國著名的哲學家居住和講學的地方,他們包括錢穆、唐君毅等人,是當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在學術界享負盛名。這批新儒家哲人繼承宋明儒學修己安人、內聖外王的傳統,並以現代哲學的觀點重新詮釋中國哲學。面對三十年代全盤西化論的挑戰,新儒家學者主張重新認識中國歷史文化的價值,並重建中國人文精神和倫理道德傳統。1949 年下旬,錢、唐二人以流亡學人的身分抵港,在深水埗貧民區定居,以桂林街 61 至 65 號為校址,與經濟學者張丕介一起創辦了新亞書院,希望在香港弘揚他們人文教育的理想。哲人在深水埗生活了 6 年,桂林街、醫局街、南昌 街、北河街和欽州街一帶都留有他們的足迹。

桂林街新亞書院舊址是一幢落成於 1949 年的唐樓。當年錢、唐、張三人窮困不堪,得到商人王岳峯的支持,才租下這幢住宅的 3、4 樓作校舍。全校 50 多名師 生就擠在這不足 1,800 呎,設備簡陋的校舍中上課,錢、唐、張三位教授亦居住於學校內。當時的新亞是全香港最窮的大專院校:「校舍交不出房租、教授拿不出薪水、學生繳不出學費」( 錢穆《新亞遺鐸》)。學生大部分是來自調景嶺的流亡學生,身無分文,晚間露宿於學校的天台或樓梯間。新亞哲人經常要四出勸捐借貸,以維持學校的運作。但他們卻窮得快樂,仍一直堅持艱險奮進、困乏多情的教育理想,以及復興中國文化的使命。

三大古廟—— 新亞哲人活教材

1956 年新亞書院得到美國雅禮協會的資助,遷到農圃道新校舍後,這幢唐樓又重作民居。哲人的故居今天看來有些破舊,但樓宇結構倒還結實,應可再支撐十年八載,等候發展商或市建局來拆卸重建。由於校舍舊址已作民居,不對外開放,讀者若想一睹哲人故居的現貌,唯一的途徑就是光顧桂林街 61號三樓的孫業科中醫館了。

哲人故居對面有一座天后廟 ( 醫局街 182 號 ),與新亞師生為鄰。此廟宇是深水埗漁民在1901年興建,是區內三大古廟之一,恭奉天后、觀音、包公、關帝、太歲和朱立大仙等諸神。其他兩間區內古廟分別是位於海壇街 156 號的武帝廟 ( 重修於 1891 年 ) 和汝州街 196 號的三太子宮和北帝宮 ( 建於 1898 年 )。 新亞哲人雖與廟宇為鄰,但應從未入內參拜,但這座天后廟與其恭奉的諸神卻是哲人課堂上討論宗教和哲學問題的活教材。新儒家哲人崇尚人文主義精神,不信鬼神,只信自己。他們認為人類的歷史文化不是由物質環境或上帝諸神所決定,而是取決於人的覺性、理性、仁性與善性。

沿醫局街向東行至 170 號,讀者可見到一幢三層高的白色騎樓。騎樓(shophouse) 是 20 世紀初香港流行的敞廊式 (arcade) 商住混合建築物,一般樓高 3 至 5 層,2 樓以上建有陽台,其支柱立於行人道上,形成可為行人避雨遮蔭的游廊。騎樓一般為華人所居住,下舖上居,建築風格糅合中西,廣佈於 20 世紀初的東南亞商埠,如香港、澳門、廣州、新加坡、檳城等地。深水埗本是一條小漁村,20 世紀初才被開山填海,發展成一個新市鎮,20 年間整個深水埗都興 建了這類騎樓。戰後由於大量內地移民湧入,主要聚居於油麻地和深水埗一帶,這些騎樓不敷應用。1955 年政府修訂了 屋宇條例,容許新建樓宇高度可高逾 80 英呎,以容納更多的居民,這些騎樓便不斷被拆卸重建,至今深水埗區剩餘的騎樓已為數不多。醫局街是深水埗的老街,二、三十年代整條街都建成了三、四層的騎樓,但如今只僅存 170 號這一間。騎樓地下現為一間名為「一平鋁質相架」的店舖,已經營了 20 多年。樓上兩層為住宅,分租予不同的租戶。

再向東行不遠至醫局街 137 號,便抵達深水埔公立醫局。醫局原位於天后廟旁,建成於 1911 年,醫局街因其而命名。後來由於深水埗人口急升,醫局不敷應用,遂在 1930 年於現址重建,並得富商黃耀東出資支持。醫局一直為深水埗坊眾提供廉價的醫療服務,尤其在 50 年代初,大批新移民定居於深水埗,肺癆病流行,該醫局救治了不少病人。醫局日間為診所,晚間則為深水埗街坊會所用,是五十至七十年代的社區中心。這座醫局建築設計饒有特色,屬香港罕見的現代裝飾派藝術 (ArtDeco) 建築風格。醫局離新亞書院不遠,哲人生病之時,也許曾在這裏求醫。

當舖押業—— 窮人周轉方便

從醫局街轉入南昌街,行至 117 號至 125 號,可見五幢相連的騎樓,是區內罕有的騎樓建築群。最高者為 117 號樓高五層的當舖,建成於二十年代,初名同安大押,至 50 年代初改名南昌押至今。119 號至 125 號均為三層高的騎樓,建於 30 年代。125 號地下原為德興茶樓,開業於 50 年代初,但已於 2002年結業,只剩下大招牌未拆掉。

南昌 ( 同安 ) 押與附近的恒貞大押 ( 北河街 141 號 ) 和成豐押舊址 ( 北河街 58 號 ) 都曾是區內有名的當舖。在 50 年代經濟匱乏的社會,典當業為普羅大眾提供財務周轉的方便,是當時不可或缺的民生商業。新亞哲人屬貧苦階層,有否曾為籌備校舍租金而光顧這些當舖,則不可得知。


在北河街、汝州街、欽州街一帶,仍保存了一些為數不多的戰前騎樓,包括北河街 181 號的統一大藥房,汝州街 269 號的裕棧雜貨店,和欽州街 51號的嶺南洋服,它們都是五、六十年代區內著名的店舖,但均已結業。這些騎樓建築反映 50 年代深水埗普羅大眾的生活面貌。地下商舖與樓上民居混成一體,騎樓下的游廊為坊眾提供休憩和社交的公共空間,人際關係是密切的,社區是凝聚的,很能體現出新亞哲人所崇尚的人文精神。

由北河街、欽州街北行至大埔道,可見到香港首個公共屋邨──石硤尾徙置區。1953 年聖誕日石硤尾大火,二千多間木屋被焚毁,五萬多人無家可歸。政府花了 不足一年的時間,便興建了首批徙置大廈,以安置災民,也開始了香港的公屋發展史。最早期的徙置大廈大部分已被拆卸重建,僅存美荷樓等幾幢。徙置區落成之日,新亞書院還未遷到農圃道新校,師生們應能親睹此香港房屋史的盛事。

深水埗警署——當年九龍最大

讀者如有時間,可順道到欽州街 37 號的深水埗警署參觀。警署建成於1925 年,是當時九龍區最具規模的警署,其管轄範圍更遠至荃灣區。50 年代初深水埗人口驟增,警署的工作尤為繁重。1956 年雙十暴動期間,警署曾被暴徒包圍,後來警方施放催淚彈才解圍。新亞書院因與警署為鄰,多少也受到關照,故 6 年間從 未受過匪幫或黑社會的滋擾。

深水埗的哲學之道沒有京都的古雅、清幽和寧靜,反而有點兒破落、凌亂和喧鬧,予人截然不同的感覺。西田幾多郎生於日本的盛世,43 歲 (1913年 ) 就當上京都大學的教授,地位尊崇,生活無憂,可了無牽掛地在小道漫步,參透人生和宇宙的哲理。錢穆和唐君毅卻生於國家危難之時。面對民族文化的花果飄零,他們選擇了當一個為生民立命的入世哲學家,將人生哲理與國家民族的前途緊扣在一起。其實錢、唐二人可以有另類生活的選擇,或可到台灣當大學教授,過着舒適的學院生活。1950 年冬天,錢穆曾赴台為新亞書院籌募經費,獲得蔣介石的禮遇,並一起共晉午飯,軍政界要人包括陳儀、蔣經國、孫立人等,也分別設宴款待,可見錢穆崇高的地位。但哲人卻放棄了安逸,選擇了貧民聚居的深水埗,將他們的理想和使命在香港植根。

在 70 年代以前,香港的社會仍未富起來,普羅大眾的生活僅可餬口。但香港人的拼搏與奮發,卻扭轉了窮困的命運,締造了今日的繁榮。今天,我們在熱烈討論「中環價值」之時,也許應回望歷史,看看哲人在 50 多年前為我們所栽種的文化理想與道德生命的種子。

大家有空不妨到哲學之道走一走,想一想。

吳志華,2005年1月9日,「深水埗的哲人足迹」,《明報》。


下載〈延伸閱讀 – 吳志華:深水埗的哲人足迹〉的PDF檔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