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经济上对外开放,文化上对欧西特别宽容,西洋时尚,早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已经由中环一带,向外散播。

1950年代,西洋潮流进一步渗入平民生活。

新一代的潮,由电影带动。日战前洋电影在本地放映的数字每年平均超过二百部。黄湛森抵港后,数字有增无减。慢慢,读番书,看洋戏,玩舶来的呼拉圈和摇摇,在年轻人之中,变得理所当然。

新一代的潮,也由电台带动。多谢前卫主持人Aileen Woods和Uncle Ray的忘情推介,黄湛森和同辈的年青人,天天靠近电台,面向欧西,贴近流行,学懂将Frank Sinatra、Bing Crosby、Elvis Presley与Benny Goodman一起兼听,并且在摇头摆脑之间,确认欧西流行曲在创作、演奏、歌唱、录音,都不是香港或上海所能望其肩背。

电台广播欧西流行歌曲,由听觉开始,经过身躯,制造了新一代​​的口味和人格。

电影名曲

香港的西洋风潮,由电影带动。好的西洋电影带来大明星(柯德莉夏萍)、小玩意(呼拉圈),和黏在平民肌肤上的声音(《大江东去》)。

这一节特别推介不见经传的名曲Cherry Pink And Apple Blossom White。不见经传,因为曲的名字很少曝光。名曲,因为黄湛森一辈的平民,多谢粤语电影的慷慨翻用,对乐曲原来滚瓜烂熟,保证只听三个音符,就能哼出全曲,而且没齿不忘。

欧西流行,飘过银幕,黏在香港平民肌肤之上。



Loading the player...
23 / 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