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向来是传统的粤剧重镇,1949年之后,因为政治动荡,红伶戏班更多以港为基地,粤剧粤曲人材,新老结合,阵容鼎盛。很快,香港转型,粤曲粤乐跟着转型,它走的路,跟新兴的电声媒体,息息相关。

首先,部份粤剧团队艺人因为市场相对兴旺,加上拍电影容易带来收益,而表现因循,演艺停滞不前。

同样条件,却促使另一部份团队艺人,借助电台和电影的技术和平台,钻研粤剧演艺。他们刻意发掘新兴电声媒体的潜力,积极灌录唱片和制作电影,并因应这些媒体的特性,创造新的表演美艺,延续自三十年代已经开始的粤剧现代化改革。

黄湛森自幼多听粤曲、常看粤剧,在舞台、银幕和大气电波,透过红线女、马师曾、任白和唐涤生等人的倾情演出,亲身体会粤剧现代化的细艺和感动。

歌伶南音

粤乐世界,红船戏班之外,还有歌坛,后者早期跟妓院生意关系密切,后多依附在各大茶楼,音乐方式受唱戏「大八音」影响,由歌伶演唱,乐师伴奏,内容多唱歌姬身世与飘泊人生,一直顾客众多。

三十年代以后,中国唱片业开始出现,将歌伶的演出收录,通过电台广播和唱片销售,将歌伶如小明星、徐柳仙、张月儿、张惠芳等自成一派的歌声,带入民间,并推动了创新的唱腔,流转省港澳三地。

日战结束之后,歌坛活动恢复迅速,踏入它在历史上的全盛时期,旧人新腔,同场出现,专业撰曲人(如吴一啸和王心帆),也可立足。五十年代中,两大电台加强自制粤曲节目,其中香港电台的空中歌坛,邀请歌伶现场演唱,进一步将这种别树一格的粤乐歌声,广播空中。

在这一节,我们选了小明星、徐柳仙、和白驹荣的经典作品,记下这种在戏班锣鼓以外延绵渐变超过三十年的流行声音。

Loading the player...
1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