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區警署

返回桌面版 主目錄 繁體 簡体 English 網頁指南   縮小文字大小 原本文字大小 放大文字大小

主頁>域多利監獄>早期域多利監獄是怎樣的?

早期域多利監獄是怎樣的?

郭嵩燾郭嵩燾

太平天國動亂期間,大批難民和太平軍來到香港,人口急升導致罪案率增加,抓獲的海盜和土匪亦與日俱增,令監獄出現人滿之患。有見及此,港府在奧卑利街東面(今域多利監獄所在)擴建監獄,1858年落成。 後來囚犯數目繼續上升,中央監獄已不堪負荷,當局於1863年在離岸不遠的昂船洲興建一座新監獄,由中央監獄的重犯負責工作。同時購置一艘名為「皇家薩克遜」的舊船,停泊在昂船洲海面,給建造新監獄的囚犯居住。 但囚船的環境十分擠逼,疾病流行,而押送犯人的小艇又經常被風浪掀翻,導致有囚犯溺斃。昂船洲監獄於1866年落成,但未能安置所有囚犯,獄船仍繼續使用。1874年發生風災,將獄船吹沉,昂船洲監獄亦受損,犯人死傷慘重。留在奧卑利街中央監獄的囚犯反而平安無事,故有掌故指奧卑利街之所以稱為「長命斜」,是因為在中央監獄服刑的人較為長命。由於昂船洲監獄的逃獄比率高,當局其後關閉此監獄,改為皇家海軍基地。 1876年12月清政府首任駐英公使郭嵩燾,聯同副公使劉錫鴻及翻譯張德彝出使英國時途經香港,曾到中央監獄參觀,並將所見所聞收錄在《使西紀程》中。文中有一段提到「罪犯重者在上層,下層一人一房,上層三人一房。每層一區,或自為一行,或相對兩行,皆設鐵柵。」如此環境,在今天域多利監獄中仍可見到。 1879年,監獄脫離警隊管理,從此警隊不再介入監獄事務。1899年修訂《監獄條例》,翌年中央監獄改名「域多利監獄」,以紀念英國維多利亞女王。

中央監獄
中央監獄









< 返回上一頁

遵守2A級無障礙圖示,W3C (打開新視窗)


香港記憶. 版權所有©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