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印象:石硤尾大火

石硤尾大火之後,無數民間團體發起救災,伶人戲子,也慷慨出力。在整個五十年代,遇難、救災,是生活的常規。少年黃湛森見過巡遊,搞過賑災,對於殖民地的光華與烽煙,一早就瞭如指掌,又愛又恨。

黃湛森在深水埗桂林街老家的背後,有一片山坡,坡上有一群木屋,內有超過五萬人,在 1953 年聖誕夜,遇上大火,改變一生(黃霑筆記《童年街坊》)。那場火,發生在一個微妙的歷史處境。

1950 年代,英國在港的管治,困難重重。1956 年之前的政府年報,不斷告訴我們,香港社會危機處處:韓戰之後,是大量失業,人口膨脹之後,是寮屋漫山。如何安置無以為家的升斗市民,是殖民管治成與敗的關鍵。今天,不少人視石硤尾大火為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分水嶺 。事後,我們知道實情比這個更加複雜,但作為一個符號,53 大火的確深入民心(延伸閱讀《火災災民吳宇森》)。

這一點,不難明白。少年黃湛森目睹的這場火災,來勢凶、規模大(相片《火災地圖》)。政府檔案處有關的文件,存有一組災場寫真,我們見到石硤尾村災前災後的對比,老實認識到什麼叫做滿目蒼夷(相片《火災後的石硤尾村》)。我們也見到大火如神蹟般在黃湛森家門後那條巴域街叫停,讓備受街坊愛戴的皇宮戲院得以幸免(相片《火災現場:皇宮戲院,巴域街與北河街交界》)。文件中還有日後在華民政務舉足輕重的殖民地官黎敦義親手簽署的災後會議紀錄(相片《災後會議記錄 黎敦義簽署》)。

層層疊疊的殖民歷史,出現在兩段當時在災場拍下的短片。荷蘭人米高羅格 (Michael Rogge) 拍的影片,展示災場全景,和孩童無奈的面容(影音《1953 石硤尾大火》)。黎敦義的影片,走入災後難民聚結的現場(相信是楓樹街球場),記下有人將卷卷現金,拋向桌上,對何謂「救災」下了教人難忘的註腳(影音《黎敦義:紀錄與回憶》)。

石硤尾大火之後,無數民間團體發起救災(相片《賑災籌欵》)。伶人戲子,亦不分流派,不論政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其中1954 年 1 月 18 日在中央戲院舉辦的義演,出場陣容,空前絕後,猶如一次(唯獨只有香港五十年代才有的)多元演藝文化大檢閱(相片《賑災義演》)。其實,在整個五十年代,遇難、救災,是生活的常規,平民需要定期自力更生,救人自救。黃霑書房收藏了一張照片,上記 1959 年十八歲的黃湛森站在大明星林鳳身旁,接力義演,為新一輪的貧民籌款賑災(相片《林鳳、黃湛森與眾藝人在濟貧義唱大會》)。


跟許多同期長大的平民一樣,黃湛森見過巡遊,搞過賑災,對於殖民地的光華與烽煙,瞭如指掌,又愛又恨。


下載〈殖民印象:石硤尾大火〉的PDF檔

無障礙網頁守則 (打開新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