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湛森成长的年代,粤语流行曲在电台音乐广播节目中,只是众声之一,在一个百分之八十居民说粤语的地方,这是出奇的事。

粤语流行曲脱胎自粤乐,在华南社会,有承先启后的优势。但在整个五十年代,这些优势没能实现。黄湛森在前线体会是:粤语流行曲的革命,尚未成功。

那些年,粤语流行曲由选曲、填词、到演唱、伴奏、发行、推广等,都不如对手。美国流行音乐品质高超,实力雄厚,是本土音乐人仰望的典范。国语时代曲二十年代在上海初生,经过多年发育,早上轨道。 1952年后,百代唱片公司在港招揽了国语时代曲的原班人马,由铜锣湾设备齐全(但据说隔音欠佳)的录音室开始,起步重生,成绩立见。与此相比,粤语流行曲起步较迟,规模较小,制作较参差,产品有毛病,结果是间有阵风,但不成巨浪。

黄湛森的体会,不是人人认同。他们说,粤语流行曲有底子,有蛮力,可温文,又鬼马,最好的作品,依着传统,向西洋肆意取材,孕育港式青春,影响遍及星马。

粤语流行曲的身世,十分复杂,是一本待写的书。

一缕柔情 (节录) (1956)

《一缕柔情》,五十年代舞厅电台的大热歌曲。细看台前幕后的名单,可知这是一首如假包换的跳舞粤曲的代表作:朱顶鹤(撰曲)、尹自重(梵铃)﹑何大傻(琵琶)﹑冯少毅(色士风)﹑刘东(钢琴)﹑ 朱佐治(低音提琴) ﹑吴家辉(鼓)。

听过,你会明白为什么黄湛森会说:「表面看起来颇洋化的粤语流行曲,骨子里含蕴了与传统戏曲千丝万缕,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Loading the player...

撰曲:朱顶鹤
主唱:冼剑丽

「第一段」(一枝梅) 
晴天开 朗月正起东方
推窗望银汉 心事多添上
叹织女共牛郎 已遭隔断在河傍
情心空自向 恨未央 岁岁如常 
鹊架桥梁正遂了希望
我心自暗想 想到受此冷落情况
思君隔别远方 甚觉不安

(慢放) 
撩动起 我情丝千万丈
愁对双星 令我满怀惆怅
兰闺静 倚牙床 残更数尽 
未免嗟叹襟寒 当日与檀郎 
好比鹣鲽相依 共把情歌和唱

「第二段」(石榴花) 
唱罢同赋咏 心怀放 
岂知一旦别离 每思念郎 
午夜魂梦 心神往
应怜我苦况 点能够

(转二至王下句)
多生两翼飞去伴住阿郎

(长句)
但见月照纱窗 惹起愁丝万丈
只为团圆美景也无常
郎你早定归期 以慰侬心盼望 
须知年华易老 恰似逝水茫茫

(无锡景) 
愿郎旧恩爱莫忘 勿作背情汉
快快归家两相欢爱乐再尝
遂我心里望 我更要情郎 
在我身傍 永不复分
俩双在绣房 大众畅怀心花放
7 / 28
<
>